时间:2025-07-31 16:27:00 来源: 已点击:
7月30日
江西日报整版专题报道
鹰潭高新区绘就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跟着小编
一起来看看吧!
↓↓↓
工业经济半年“成绩单”已出炉,鹰潭高新区乘势而上,预计实现规上工业营业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17.1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发展动能澎湃,质效显著提升。
2024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考评结果,鹰潭高新区获得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列第二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4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鹰潭高新区排名跃升至全国第80位,较上轮提升8位,实现四连升,累计攀升32位,创历史新高……
铜火淬炼,点燃赣东北向新而行的工业脉动;数智奔涌,激荡产业新城崛起势能。作为鹰潭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强引擎,鹰潭高新区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以创新驱动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奋力书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项目为王强引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项目建设是稳定增长的压舱石,招商引资是激活发展的源头水。鹰潭高新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创新机制,精准发力。
招大引强结硕果。2024年,高新区新签约项目40个,总额185亿元,含优强项目7个;现汇进资1861万美元,增长8.89%;入统亿元以上项目24个(含2个“20”项目、3个“10”项目)。今年上半年攻势更猛,招商小分队赴外招商80余次,新签约项目42个(超去年全年),投资总额199亿元。江南新材20万吨铜基新材料、启航宏大与鑫诚睿佳两个高端PCB项目等一批重磅项目成功落户。
招商链路再创新,链群招商聚焦铜基新材料、电子信息主导产业细分领域精准发力。依托三川智慧招引水表机芯等4个配套项目,借力成就实业引进鑫嘉源、中拓科技、康为电器等微细线企业。基金招商撬动未来,积极对接省现代产业引导基金、鹰潭市现代产业引导基金、江铜基金,探索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高新光控产业投资基金,以“基金投资+政策配套”模式吸引上汽金控IGBT、宁波方正等上市公司项目落地。
以商招商激活内力,出台专项激励政策,景隆机械引进睿智兴宸,中辰电缆引进鑫辰科技,广信新材引进东阳瑞克,钲旺科技、嘉美食品等纷纷增资扩产新上二期项目。
项目建设再提速,建立“一个项目一个挂点领导、一个服务团队、一管到底”工作机制和重大项目月调度机制。今年梳理省市大中型项目75个,总投资436亿元。诚瑞电路二期高精密PCB、鼎辰科技高性能铜合金铸轮、钲旺科技智能化工厂、旭锐精密高端手机钛合金配件等30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预计新增产值50亿元。耀宁科技、江铜华东电工二期、森联合成PCB等项目加快建设。
产业筋骨更强健,大项目加持下,高新区铜基新材料“主柱”更壮。2024年,铜产业营收达1150亿元,增长23%。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升一降”趋势明显:精深加工产品占比提升,再生铜营收占比降至28%。江南新材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鹰潭高新区第二家本土上市公司;鑫铂瑞科技自主研发3.5微米高性能锂电铜箔;江铜华东电工、中辰电缆、博升铜业等19个精深加工项目投产见效。
“智改数转”赋新能 企业发展向“新”求“质”
数字化转型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鹰潭高新区以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为契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创新机制破难题。组建“数转专家委员会”全程陪跑;在企业与服务商中开展“赛马制比拼”;建立服务商联盟,形成“快速查—深度诊—精心建—跟踪服—全程保”全周期闭环。
平台赋能提质效。线下依托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引进摩尔元数、小手软件等12家优质服务商,打造“成本最低、响应最快、服务最好、保障最优”服务体系。线上搭建集“诊、转、绿、金、安”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降低转型门槛。
企业蝶变显成效。钲旺科技投入6500余万元实施“智改数转”,建成智能拉丝车间和电镀新厂区。AGV小车精准转运,机器人高效操作,工人管理设备数量从10台升至40台,人工成本降低60%,生产效率提高30%,产品良品率从92%跃至98%,年产值从2021年的1亿元升至2024年的8亿元。今年新产线投产后,产能再增20%。江铜华东电工接入智慧生产系统,生产效率提高10%,能耗降低10%。鑫铂瑞科技“5G+智慧工厂”实现生产与面密度检测同步,产品合格率提高3%,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5G工厂”试点。
全域覆盖促升级。截至6月底,高新区191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启动数字化转型,142家已完成改造(占比74.3%)。预计年内120家企业可达工业和信息化部L3集成级水平,改造后企业普遍降本增效15%以上,良品率提升8%以上。2024年高新区智慧园区平台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互联网数智运营园区试点示范”,转型经验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为全省唯一。
营商环境再升级 唱响“鹰办尽办”品牌
鹰潭高新区对照沿海先进理念,全力打造“鹰办尽办”营商服务品牌,持续深化服务机制创新。
审批改革提速度,深化“放管服”改革,累计承接赋权350项,实现“园区事园区办”。推行全链审批改革,向验收阶段延伸,落实现场指导机制。实行水电气并联审批,创新预审批模式,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压缩80%,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21项,办件量2160件。
政策直达暖企心,推进“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惠企政策落实。2024年通过“惠企通”平台兑现企业394户次、金额4861万元;全年累计兑现各类奖补资金2.43亿元。今年进一步完善直达快享机制,加强预审指导和限时办理,上半年通过“惠企通”平台兑现企业183户次、金额4411万元,并承接商贸企业产业发展资金拨付工作,为88家企业拨付资金7378万元。
服务贴身解难题,深化“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实行企业诉求“统一受理、分单交办、限时办结”。常态化用好政企圆桌会议制度,高效解决难点堵点问题。金融支撑精准有力,创新推出“工创贷”“技改贷”等产品,“铜票通”惠及企业超300亿元,为康成特导(推动0.016毫米极细铜线量产)、道润科技(智能水表配件项目)等企业注入金融活水。联合金融机构深化“电子投标保函”和“联易通”供应链服务,2024年累计提供融资性担保、财园信贷通等支持12.52亿元。今年持续拓展金融产品覆盖面,精准支持中小微企业。
“五提升五增强” 赋能企业“强筋壮骨”
近年来,鹰潭高新区聚焦主责主业,全面推进非公企业党建“五提升、五增强”行动,提升非公党建质效,以高水平党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发挥目标引航作用。高新区党工委经过深入研究,科学制定高新区非公党建实施“五提升、五增强”三年行动方案,印发高新区非公党建工作操作指南,坚持每月召开党建指导员调度会,半年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
强化队伍建设,发挥红色领航作用。选派61名机关骨干党员担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发挥宣传员、指导员、服务员作用。认真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企业建强党组织班子、推进“三化”建设,协助企业落实人才引进、技术革新、金融支持等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强化推进落实,发挥奋楫竞航作用。一是提升“两个覆盖”。通过开展非公企业“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推动新成立党组织28个,党组织覆盖率达70.23%,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二是提升“三化”质量。对所有非公企业党组织按照“六有”标准打造党建活动阵地,其中三川智慧等3家企业党建阵地作为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非公企业党建座谈会现场观摩点,得到上级肯定。三是提升“五个融入”。设立党员责任区68个、党员示范岗139个,组建党员科创小组26个,将党建工作紧密融入企业生产各环节。四是提升品牌创建。创建了“五晶党建、智领未来”等特色党建品牌22个,持续发挥品牌凝心聚魂作用。五是提升工作合力。每名县处级以上干部挂点联系1家企业党组织,非公综合党委成员单位及时兑现惠企资金16.31亿元。工会、共青团、妇联认真开展群建工作。
风劲帆扬,未来已来。从制造到智造,鹰潭高新区一路攀“高”逐“新”。下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的最后冲刺期,鹰潭高新区锁定全年1500亿元营收、200亿元签约项目、30家新增规上企业目标,以项目挺起脊梁、以招商激活春水、以“智造”点燃引擎、以营商汇聚活力,朝着“国家级铜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核心区”阔步前行。